发布日期:2025-08-20 00:55 点击次数:187
97岁的吴清亮,新加坡首富,2024年6月最后一次踏上故土——广东潮州大吴村。他抚摸着刻有“根在潮州”字样的校碑,眼神深邃,轻声对女儿道:“我死后,骨灰分两份,一份撒南海,一份埋在这里。” 这块土地,承载着他百余年人生的全部牵挂,也是他传奇商业帝国的根基。他的传奇,并非始于新加坡的富豪榜,而是源于战火纷飞的童年,一段在马来西亚橡胶园里,13岁少年蜷缩在简陋草棚,攥着母亲缝制的破布钱包度日的艰辛岁月。 那钱包里,只有几枚硬币,却装着他一生的梦想。
炸弹曾震碎他家的煤油灯,父亲冒着生命危险,送他去了异国他乡。白天挥汗如雨地割胶,夜晚则在潮湿的草棚里孤寂地度过。这段磨砺他的经历,也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。 1949年,命运的转机悄然而至。新加坡英军拍卖二战剩余物资,22岁的吴清亮,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,用全部积蓄购入了一批无人问津的废旧油漆。
他并非出身富贵,也无显赫背景,有的只是刻苦耐劳的精神和胆识过人的魄力。在简陋的铁皮棚里,他借来化学词典,日夜潜心研究,反复调配溶剂。三个月后,“鸽牌油漆”横空出世,他将发霉的军绿漆调制成鲜亮的苹果绿,一举赚取了十倍的利润。朝鲜战争的爆发,意外地为他的事业推波助澜,进口油漆断供,他的本土油漆销量暴涨。1955年,新加坡第一家“吴清亮油漆店”开张,招牌是用废木箱拼凑而成的,朴实无华,却透露出他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。
展开剩余64%1962年,日本百年涂料巨头“日本漆”(Nippon Paint)欲进军东南亚市场,看中了这位敢于冒险的年轻企业家。吴清亮将全部身家押上,与日方合资成立立时集团,他持有60%的股份,展现出其非凡的胆识和对自身实力的自信。为了拓展印尼市场,他与儿子驾驶新车,穿越险峻的热带雨林,十天时间跑遍了印尼全境。泥浆淹没了排气管,洪水冲垮了山路,抵达目的地时,新车早已报废,但收获却是二十家经销商的签约,这段经历也充分展现了他为事业拼搏的决心。
1990年中新建交,他灵光一闪,将油漆中文名定为“立邦”,寓意“立时建立邦交”,展现出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对市场精准的把握。然而,当他将立邦漆带回潮州老家时,村民们却指着白灰墙大笑:“油漆?不如多给两袋水泥!”首年亏损惨重,高管们建议撤资,但他却咬牙变卖东南亚分公司输血,坚定地说:“中国市场绝不会让我失望!”三十年后,立邦在中国建立了七十个生产基地,年收入高达420亿人民币,成为全球第四大涂料商,印证了他当初的判断和魄力。
2008年金融危机,日本股东试图稀释吴家股权,儿子吴学人连夜筹集资金,突击增持4%股份,成功逆转,成为最大股东。2018年,91岁的吴清亮更是打出终极王牌,让吴德南集团定向增持日涂股权至58.7%,彻底掌控了这家百年日企。那天,他在游艇甲板上啃着潮州朥饼,对孙子意味深长地说:“记住,慢一步,鱼就被别人钓走了。” 这句看似简单的家训,却浓缩了他一生的商业智慧。
他的成功并非只体现在商业领域。他将巨额财富用于家乡建设:1980年捐建大吴小学,教室砖瓦从南洋运来;1982年投资兴建自来水厂,让村民告别了喝河水的历史;2003年捐资180万建秀英医院纪念母亲,后又追加1500万扩建……村民吴焕强至今仍记得,医院开工时,吴清亮蹲在工地吃盒饭,叮嘱道:“瓷砖要用防滑的,老人不能摔。” 他始终不忘桑梓,将家乡的福祉放在心头。
他捐赠给大吴村的款项超过亿元,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套学校设施、24亩的医院、发电站、环村公路,甚至连卫生公厕都包含在内。如今,村民们打开水龙头,清澈的自来水从“吴清亮自来水厂”流出;孩子们在“松昌实验学校”上学,校门口的石碑上刻着他亲笔题写的“什么都能忘,不能忘根”。 2024年落成的“大吴会客厅”里,海外侨胞捐赠名录墙上,90%的村建资金都源自华侨,而领头人的名字,正是吴清亮。去世前三个月,他还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第182位。 这,才是他最伟大的成就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 上一篇:童星出身的他,成“坏人专业户”,从《沙尘暴》到《刑警的日子》_鹿冰_王允_郑好
下一篇:芝麻进口 3 步极简流程:从备案到放行
